铺路砖:承载与耐用的”基础担当”
定义与核心需求:交通场景的”硬核支撑”
铺路砖(广义上包含所有用于道路、广场铺装的砌块)的核心功能是承载荷载与耐久抗损,需满足抗压强度(≥30MPa)、耐磨性(磨坑长度≤30mm)、抗冻融(循环25次质量损失≤5%)等指标。根据应用场景,可分为:
- •人行道铺路砖:侧重防滑与舒适性(摩擦系数≥0.5,表面粗糙);
- •车行道铺路砖:侧重高强度与抗折性(抗折强度≥4.5MPa,适用于轻型车道);
- •工业场地铺路砖:侧重耐化学腐蚀(如酸碱、油污)与抗冲击(如码头、钢厂)。

材料3中提到的”铺路砖”(如淄博鲁冠的优质陶土烧结铺路砖)即属于此类,其”优质亚泰出”产品单价虽未明确,但通常高于普通透水砖(因需更高强度)。
主流类型与技术特点
(1)烧结铺路砖
以页岩、黏土为原料,经高温烧结而成,特点是高硬度(莫氏硬度6-7)、耐磨损(适用于停车场、轻车道),但透水性较差(孔隙率<5%)。
(2)混凝土铺路砖
以水泥、砂、石子为原料,通过高压压制或蒸汽养护成型,成本低(单价50-100元/㎡)、生产工艺简单,但抗冻融性较弱(需添加引气剂改善)。
(3)复合铺路砖
通过表面镶嵌(如石材、陶瓷颗粒)提升美观性,或内部添加钢筋(增强抗折性),适用于商业广场等高要求场景。
3.3 市场格局:性价比与功能导向

2025年,我国铺路砖年产量约6000亿块(含混凝土砖、烧结砖等),其中混凝土铺路砖占比60%(低成本优势),烧结铺路砖占比30%(高端场景),其他复合砖占比10%。价格方面,普通混凝土铺路砖单价30-80元/㎡,烧结铺路砖单价100-200元/㎡(取决于原料与工艺)。